Posts filed under ‘電腦和網際網路’

Bing結盟facebook,挑戰霸主Google

撰文者:劉翰謙編譯發表日期:2011-05-17

在搜尋領域,Google是無庸置疑的一哥,雖然他並非是所有地區的領導品牌,但全球市場仍擁有超過8成的市佔率。儘管擁有這樣的統治地位,勇敢的挑戰者仍舊是有的,最具代表性的,當然要算Microsoft的Bing,開發以來,Bing就不斷嘗試除了「Google式」搜尋以外的其它可能,從精美的圖片佈景對照Google的簡潔頁面,到分類的區塊陳列方式,對比Google單一條列式的搜尋結果,而現在,Bing似乎覺得找到屬於它的「殺手級應用」。

答案是facebook,擁有接近7億使用者的社交平台。研究指出,90%的人會尋求親友的意見作為決策的要素,80%的人會為了得到朋友的認可,延遲做決定的時間,時間的長短,取決於你朋友回電、回email,或者回應你貼在facebook牆上文章的速度。

Bing Search

那何不將這些「朋友效應」整合進搜尋演算機制中?這就是Bing的想法,結盟facebook,現在使用Bing搜尋前登入facebook帳號,相關結果如果有你朋友按「讚」的內容,將會一併顯示出來,而當沒有朋友對你搜尋的議題表示過意見時,Bing的「群眾智慧」機制也會幫你導出facebook上關心這議題的人推間或發表的內容。

聽起來不錯,不過卻有點似曾相識─還記得Google的「+1」按鈕嗎?兩者之間頗有異曲同工的味道,只是Bing是將本身的搜尋資料庫跟facebook的相關內容作連結,然後顯示結果,而「+1」則是你讓你對搜尋結果做評價,營造自己的「群眾智慧」資料庫,之後再用也會有相同的效果。至於兩者孰優孰劣?Google雖是最大的搜尋引擎,但在社交這塊領域的實績,可說是屢戰屢敗,「+1」的概念雖好,但背後的社群尚未成型,其呈現的「社交搜尋」結果,目前只能流於理想階段;而Bing雖有現成facebook的龐大社交內容,以目前微不足道的市佔率要一夕改變使用者習慣,無疑是癡人說夢,而且,總會有你想問的問題是需要精準的結論,而不僅是相對推薦的結果,所以,無論是Bing或Google,都還充滿許多不確定的因素。

當然,這絕不是說社交搜尋不值得發展,事實上,包括Google、百度等搜尋龍頭都指出社交搜尋是搜尋的下一步,現在也有一些像Greplin之類直接以社交為取向的搜尋引擎已經啟動服務,Bin跟facebook的合作,表明兩者無意進軍對方的「領土」,而選擇針對同時侵犯自己領域的Google來對抗,Google要鞏固搜尋統治的局面,是必要作出更有力的反擊才行。

來源:Bing

2011/05/18 at 09:30:59 發表留言

iPhone 4及App Store獲多項金氏記錄

撰文者:戴佳慧發表日期:2011-05-16

金氏世界紀錄2011玩家版出爐了!風靡全球的Apple iPhone 4和App Store,今年獲得了多項金氏世界紀錄頭銜,其中包括了「銷售最快的掌上型電玩系統」、「最受歡迎的網路應用程式商店」、「世界最大的網路下載電玩商店」等。
金氏世界紀錄玩家版的編輯Gaz Deaves在聲明中表示:「iPhone不僅改變了行動產業,同時也顛覆了電玩市場。透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App Store,以及介面人性化的裝置,Apple創造了一個全新的遊戲世界,為使用者帶來了無所不在娛樂天堂。」
Apple及iPhone App在今年的金氏紀錄當中,獲得了哪些頭銜呢?趕快來看看:
銷售最快的掌上型電玩系統:iPhone 4
最受歡迎的網路應用程式商店:Apple App Store
世界最大的網路下載電玩商店:Apple App Store
首度發表時遊戲陣容最龐大的電玩系統:Apple App Store
在最多國家流行的付費遊戲程式:Angry Birds
銷售速度最快的iPhone戰略遊戲:Plants and Zombies
最受歡迎的iPhone系列遊戲:Tap Tap Revenge

2011/05/17 at 09:26:40 發表留言

10件Android行iPhone不行的事

撰文者:劉翰謙編譯發表
日期:2011-05-16

身為當今科技工藝的典範,現在行動環境的濫觴,iPhone的地位是不容褻瀆的,數以千萬計的支持者已經證明這點,只是同時,它最大的競爭者─Android,在開源這個基礎上,目前而言,Android有些特徵,的確是iOS所沒有的,以下從第10名開始揭曉。

10.替代虛擬鍵盤

開源的最大好處,就是你什麼都能自行搭配,就連輸入機制如鍵盤都行。除了原生種,幾個知名特別的如:SwiftKeySwype8pen等,其他也還有很多不同的選擇,當然iOS也可以有不同的鍵盤選擇,只是正常情形下,這些鍵盤功能都是以app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說你必須得另外開一個app來執行文字輸入功能,相對來說,可從底層直接支援的Android就顯得方便許多。

9.自動化

Android上有一個知名的app─Tasker,它能做的事,就是讓你根據你想要地點、時間,也就是包含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日常狀況Tasker,調整你Android上的程式停止動作或開始執行,甚至經過適當的設定,你幾乎可以讓你的手機完全依照你想要的方式運作。

8.客製化應用程式啟動器

這是指從底層跟應用程式作連結的的介面,但是以app的方式啟動,所以你可以在原生或客製的ROM上套用,而感覺就像另一個ROM一樣,像以速度見稱的LauncherPro

,隨你高興調整的ADWLauncher,都是膾炙人口的例子。

7.桌面小工具(Widgets)

幾乎每個人都受過PC Windows系統的荼毒,有些習慣一旦養成,就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widgets就是一個許多人對Android愛不釋手的原因之一,讓行動裝置的桌面不只是擺一些app的「捷徑」,有時一些顯示資訊的功能,透過widget不僅較即時,甚至還可以省下一些執行步驟,使用起來更方便,iOS的「越獄者」也有widget可用─不過僅限於螢幕鎖定的地方。

6.拆卸式記憶體&電池

當然,這可以說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iOS的使用者不能換電池跟擴充容量也是活得好好的,但可以自由決定你的硬體配置,始終留有許多美好的想像空間,而可直接抽取記憶卡跟電腦交換資料,也能以備用電池延長裝置的使用時間,畢竟是不能否認的好處。

5.無線app安裝

這一點,可說是完美的iOS最匪夷所思之處,在事事皆雲端的年代,iOS的使用者,仍舊得以「接線」的方式,才得以跟iTunes同步,或者從電腦上安裝app到行動裝置,而有時在小小3、4吋的螢幕上瀏覽程式商店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想到用電腦瀏覽完後,不能直接安裝,還得再從手機裡尋找,難免令人有點洩氣。

4.客製化ROM

Android的開源特性吸引製造商最重要的原因,你可以隨便調整Android成你喜歡的樣子,就像整個產品是你設計的,跟larncher不同的是,這個是更底層的架構,你可以將原來的OS設置完全改變,幾乎可以做到除了硬體限制內,所有裝置能執行的程序,當然,也有須多非大廠的玩家製作分享的ROM可以使用。

3.PC控制Android裝置

正如前面提到的,Android在使用邏輯上較接近PC端OS的經驗,所以不只可以以你的手機遠端遙控你的PC,反過來也是可行的,但在iOS上也可以透過VNC做到類似的事情,雖然本質上跟在電腦上裝個程式就能做到是不同層級的討論。

2.Flash

這應該不用解釋,在網路廣泛使用的這項技術可說是iOS永遠的痛,雖然前陣子接二連三出了不少紕漏,但實質上並沒造多少人放棄falsh,儘管賈老魅力再大,還是阻止不了想在手機上種菜的用戶使用非iOS的裝置。

1.真正的軟體整合

Android是Google開發的平台,不管是基於商業考量也好,還是技術上的原因,Google Voice,或是其它Google自家的服務,當然會整合得比較好,而就算是iOS的用戶,大概也很難完全不使用任何Google的服務,光是這點,Android就已經有充分的吸引力,也是為何大家再比較手機時,有時很容易變成iPhone(一支手機)對決Android(一個系統)的原因。

最後還是要再次強調,沒有最好的裝置,只有最適合你的生活方式,僅管iOS有以上諸多限制,它依舊是市面上最成熟的OS之一,而Android也有自己的問題,無論如何,兩者都滿足了許多人類對科技的想像,並且依然持續進行中。

來源:Lifehacker

2011/05/17 at 09:24:42 發表留言

15家科技公司的過去和現在:Groupon、Instagram、Flickr…

撰文者:許凱玲編譯發表日期:2011-05-05

任何一項創業都很難一次到位,過程中必須經歷不斷的調整,就連紅透半邊天的Facebook和Twitter也不例外,科技網站BusinessInsider舉出大家熟知的15家科技公司,一起來看它們的過去和現在:

1. Groupon:2007年11月以「ThePoint.com」網站問世,允許用戶以團體方式捐款或進行活動,不過限制參加人數達到一定門檻之後,捐款或活動才得以成立。現在已經搖身變為全世界最大的團購網站,幫消費者節省荷包。

估計市值:250億美元。

2. Instagram:創辦人Kevin Systrom and Mike Krieger一開始推出的是LBS服務「Burbn」,和Foursquare很像,當你和朋友外出時,可以簽到、賺點數,並可以共享照片。後來轉型成為Instagram,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照片應用程式。

估計市值:不明,但是可能超過2000萬美元。

3. Flickr:在2002~2004年之前,它是一個叫做「Game Neverending」的大型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後來成為了Flickr,是上傳和分享照片的首選網站,在業餘攝影師和專業攝影師之間相當流行。

市值:2007年,雅虎以4000萬美元收購Flickr。

4. Facebook:一開始時叫做「Facemash」,網友上傳兩張照片,程式可自動判斷照片人物「誰比較辣」,現在已成為家喻戶曉的Facebook。

估計市值:約500億美元。

5. Twitter:一開始以「Odeo」問世,主打個人部落格和音樂內容共享服務。後來成為了Twitter,帶動網路的140字風潮。

估計市值:超過50億美元。

6. PayPal:一開始叫做Confinity,是一家軟體公司,為Palm Pilots交易設計加密軟體,後來公司營運狀況不佳,不過卻讓創辦人堅信信用卡支付市場會是利潤豐厚的市場。後來成為PayPay,更是線上支付的代名詞。

市值:2002年,eBay以15億美元收購PayPal。

7. 蘋果:最早蘋果公司是一家銷售基礎電腦配件的公司。後來開始自己製造電腦,最終打造了龐大的蘋果帝國。

市值:今年一月突破3000億美元。

8. Gowalla:一開始叫做Alamofire,開發社群網站遊戲。後來成為Gowalla,不但有自己的社群網站,也允許用戶簽到打卡,透過參與活動獲取虛擬獎品。

估計市值:最近一次的資料是在2009年公佈的3000萬美元。

9. rapt:一開始的業務是提供科技廠商供應鏈管理優化方案。後來轉型為向線上媒體公司提供動態廣告的優化價格。

市值:後來被微軟買下,不過收購價格不明。

10. 微軟:一開始幫忙「個人電腦之父」亨利.艾德華.羅伯茲(Henry Edward Roberts)發明的Altair 8800電腦撰寫軟體。後來在1984年開發Windows作業系統,目前仍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作業系統。

市值:2150億美元。

11、Seesmic:前身是視頻版Twitter,用戶可以發表簡短的視頻片段。後來轉型提供行動設備同時連上Twitter和Facebook的好用工具。

估計市值:未知,目前為止已獲得1600萬美元的融資。

12. YouTube:曾經是一個視頻交友網站,現在,只要你想搜尋影片,就要連上YouTube。

市值:Google以16.5億美元收購YouTube。

13. Pandora:曾經是音樂推薦服務,向用戶推薦可能喜歡的歌手。現在是廣受歡迎的網路電台。

估計市值:大約10億美元。

14. 諾基亞:1865年就成立的諾基亞,一開始是製造膠套鞋的橡膠公司。後來成為全球最大的手機公司。

市值:347.3億美元。

15. 索尼:索尼是製作家用電器起家,第一個產品是電鍋,後來還推出電熱毯。現在的索尼是全方位的電子公司,從相機、視頻遊戲、電腦、到電視全部都是旗下產品。

市值:約819億美元。

出自BusinessInsider

2011/05/06 at 10:04:05 發表留言

資策會MIC:台灣網友可分為「酋長、自魅、喜比、慢熱」四類

撰文者:鄭緯筌 (Vista)發表日期:2011-04-26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調查2011台灣網友「數位生活型態」發現,隨著網路應用程度的不同,網友逐漸呈現差異化網路個性,與一般上網人口相比較,可區分為「數位領袖(酋長)、數位品味(自魅)、數位CP(喜比)、數位觀望(慢熱)」四個族群。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姜漢儀表示,台灣數位產品消費族群的數位生活型態相當多元,瞭解數位族群的消費型態,有效掌握消費者創造的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 , UGC),分析網路族群的採購決策及彼此的關聯性,不但能夠更有效的經營數位消費族群,同時對於企業推出新產品上市或訂定行銷推廣方案,也具有相當的助益。

「數位領袖」
具備如「酋長」般的數位生活特質,此族群占台灣上網人口21.8%,約239萬人,以男性居多(69.8%),其中有69.4%使用手機上網服務。「酋長族」的個人娛樂及社交生活與網路活動緊密結合,擅長應用各類型數位工具「定期網聚」,為散佈數位產品與相關知識的意見領袖,「酋長族」的採購決策會同時受本身對產品的印象,以及網友推薦的影響,有42.4%經常上Mobile01,並經常在現成的網站或討論區發文或發問,有14.7%經常上網發文推薦多媒體影音下載,習於扮演推動網路影音作品的角色,較習慣至3C廣場、資訊展購物,對於平板電腦擁有率(7.9%)、期望購買平板電腦比例(32.4%)及數位產品占年花費比例(21.7%),都是四個族群之冠。

「數位品味」
具備「自魅」型態的數位生活特質,此族群占台灣上網人口22.7%,約249萬人,31歲以上占50.3%。「自魅族」選擇數位產品感覺重於專業,依賴知名品牌與個人風格,願意為產品外型付出高價採購,極度相信自己,依賴自我品味,較重視數位產品外型與感覺。「自魅族」的採購決策受到自己對產品的整體印象影響,多數喜歡到品牌專賣店購物,有78.8%的比例擁有數位相機,超過50%比例會經常上網看新聞或從專業網站吸收新知,對於資訊應用接收的能力極高。

「數位CP」
就是一群喜愛在網路比價的「喜比」族群,此族群占台灣上網人口27.0%,約297萬人,重視數位產品的CP值,喜歡上網蒐集比價資訊,高度依賴網友意見,會想盡辦法搜尋免費方案。「喜比族」較在意手機上網費率,目前只有26.4%使用手機上網服務,重視比較數位產品的價格與規格,採購決策容易受到網友推薦的影響,但也是最愛至網路商店、網路拍賣購物的一群人。「喜比族」有50%的比例,經常上網收看影音內容,擁有極高的多媒體訊息接收能力。

「數位觀望」
具有「慢熱」的特質,此族群占台灣上網人口28.5%,約313萬人,一般上班族的比例占43.7%,對於數位生活的各項特質較為落後,較少進行網路活動,數位工具的黏著度較低。「慢熱族」的數位能力居於四個族群之末,數位產品採購決策容易受到親友及電視廣告的影響,偏好至量販店採購數位產品,有時也會使用電視購物等較大眾化的通路。資策會MIC 所進行的2011「數位生活型態」萬人大調查,運用具有管理機制的線上調查系統進行調查,回收1萬份有效樣本數,抽樣誤差為正負0.95%。針對7,117個有效樣本進行AIO族群區隔分析,「數位領袖」有效樣本1,548份、「數位品味」有效樣本1,619份、「數位CP」有效樣本1,922份、「數位觀望」有效樣本2,028份。

2011/05/06 at 09:58:57 發表留言

調查:社群媒體對於線上消費幾乎沒有影響力

撰文者:李宜穆編譯發表日期:2011-04-28

當所有行銷業者都一頭熱投入社群媒體行銷,一項最新的研究結果或許會讓廣告商們停下腳步冷靜一下:社群媒體對於線上購買行為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這項在去年十一月到十二月間進行的調查指出,低於2%的線上消費是受到社群媒體的影響,相較之下,傳統的電子郵件與搜尋廣告對於促進消費行為的影響力要大得多。

「這就好比在美國南方,許多人都會在周日上教堂,而你認為教堂是做行銷的好地方,因為這是人潮聚集的地方。」GSI Commerce 策略與行銷執行副總裁Fiona Dias表示,同樣的類比可以運用在Facebook上頭:透過零售業者來買東西,可能是Facebook使用者最不想做的事情。不過,Dias表示,Facebook或許較適合用來散布短期折扣的消息,因為5%到7%的這類消費行為就是受到社群媒體活動的影響。

相較之下,傳統的線上行銷手法效果要強得多。77%的耐用品(如割草機)與82%的非耐用品(如衣服)購買行為是消費者暴露在互動行銷手法後產生。40%與60%在零售網站的耐用品與非耐用品消費是直接來自電子郵件與搜尋。

「對我而言,為什麼媒體對於社交媒體這麼興奮,始終是個迷,畢竟從零售與商業的角度來說,社群媒體看來根本沒有影響力。」Dias說。

出自mashable

2011/05/06 at 09:55:25 發表留言

iPad用戶較有錢?調查:半數iPad用戶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

撰文者:鄭緯筌 (Vista)發表日期:2011-04-25

我們都知道,去年一整年蘋果公司賣出了1480萬台iPad,而iPad 2一亮相,各方湧入的訂單也是強強滾。專業的市場調查機構comScore最近針對蘋果的iOS設備進行調查,發現一個驚奇的事實。那就是目前美國約有780萬人擁有iPad;其中,56.1%是男性。

此外,還有接近五成(49.4%)的iPad用戶,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表示經濟狀況的確不惡,才有能力及時添購3C設備。

另外,這項調查還揭露目前持有蘋果iOS設備(包括iPhone、iPod touch和iPad)的用戶,多達3790萬人,比起Android陣營的2380萬人還要來得多。有趣的是買iPad的消費者,不見得都是蘋果的瘋狂支持者,其中也只有10.5%(約400萬人)擁有超過一台以上的蘋果產品。

解讀這份調查報告,還可以發現27.0%的iPad用戶在25至34歲的年齡層之間,其次為35至44歲(20.3%),以及45至54歲(16.4%)的區間,至於年輕族群的比例,並沒有外界想像中的高。

2011/05/06 at 09:47:38 發表留言

【調查報告】社群網站會逼退部落格嗎?

作者 : 【艾比傑媒體】
更新時間 : 2010/10/15 14:43:58

(2010-10-15)社群媒體網站營造的網路新世界,成為各大品牌亟欲攻佔的市場,同時也是和消費者溝通的新管道。從社群媒體發展至今的趨勢看來,台灣企業可以從哪些要素掌握行銷契機?

(Brain.com 全民報新聞) UM台灣參與全球53個國家針對網路常態使用者「社群媒體」行為調查的Wave 5,已經在2010年10月14日完成。這是UM自2006年開始,連續第五年完成對社群媒體發展的追蹤研究,從第一次的Wave 1僅15個國家地區參加,到2010年第五波Wave 5增加至53個地區國家。
這份社群媒體的追蹤調查,從第一波到今年的第五波都延用了相同的調查方法,以便每一次結果的比對。問卷設計、受訪者過濾、調查進行與資料分析整個調查都是由UM自家的線上調查公司Intuition負責。所有有效問卷都是由16-54歲,每天或至少每隔一天使用網路的「網路常態使用者」在線上自行填答完成的,這是一份有關社群媒體使用行為的量化調查。
一定要由「網路常態使用者」填答的原因,是因為對於不常上網或沒有常態習慣性上網的人,就不太可能申請個人部落格或管理自己的社群網頁,網路常態使用者因為長時間在網路上,對網路的新媒體或技術自然也會比較熟悉,進而也比較可能接觸或使用。這份調查報告除了涵蓋了消費者的社群媒體使用行為外,還包含了16個不同產品品類,消費者對每一品類的網站活動參與及互動的型態與期望等。是目前市場上唯一一份持續關心社群媒體發展的研究。
從internetworldstats.com在2010年6月公佈的一項統計,台灣網路滲透率為70%,在本次Wave 5的53個國家中,排名第19,低於南韓(81%)、新加坡與日本(78%),略高於香港(69%)。
圖1:網路滲透率

按此放大】資料來源:internetworldstats.com
圖2:

按此放大
▲網路常態使用者過去6個月「部落格」的使用行為,有57%的人擁有自己的部落格,這個數字比53個國家的平均值52%要高一些;其他無論是社群網站或部落格的使用率,都略低於全球平均值。尤其是「在部落格留下評論」的比例,如果把留評論的百分比除以閱讀部落格的百分比,全球平均有86%的人在閱讀他人部落格後會留下評論,而台灣只有76%,雖然表現不俗但反應出台灣的互動率低於整體平均。
就台灣整體來說,閱讀「部落格」比到訪朋友「社群網站」的人稍多;但自己使用「社群網站」的比例卻比經營自己的「部落格」要高。全球過去五年的趨勢,在閱讀「部落格」人數的成長已在2008年開始趨緩,與Facebook這一類的社群網站竄紅不無關係。
圖3:年齡層分析

按 此放大
▲值得注意的是25-44歲族群,到訪朋友「社群網站」已經超過閱讀「部落格」的比例;而且,他們經營自己社群網站上的個人檔案,遠超過自己的部落格。看來這群人偏好社群網站上快速分享與連絡朋友的功能。
但是,若針對19個面項的網路服務需求,社群網站唯在「認識新朋友」略勝於部落格;其餘在18個面項的滿足上,部落格大獲全勝。(請參考下圖4)
圖4:不同網路服務滿足的需求程度

按此放大
既然部落格的閱讀率高達76%,就來看一下網友最常閱讀的主題。除了自己及親友的日誌外,「旅遊」、「電影/電視」及「電腦類」的閱讀率較高,而46%會在自己部落格撰寫故事或57%會經營自己部落格的網友,撰寫比例最高的主題類型,大致與他們常閱讀的類型一致。(請參考下圖5)
圖5:部落格類型

按此放大
除了部落格外,興起於最近兩年的「微網誌」的使用率也在今年有大幅的成長。從Wave 4與Wave 5兩年的資料比較,全球微網誌的平均使用率從15%成長至34%,足足有一倍以上的成長幅度!使用者輪廓,女性佔比從2009年的35%,到2010年增加至43%。在台灣,微網誌的使用率為42%,比全球53個國家平均值高;使用者仍偏重男性(63%)。若進一步看不同族群的使用率,發現中高收入家庭的受訪者及職業屬於IT或通訊的人,並沒有相對較多的比例使用微網誌;反而是在家中具有購買決策權或在某些商品具有購買影響力的人,及會用手機上網的族群,有相對較高的使用比例,尤其是在科技商品具購買影響力的人有高達73%的人使用微網誌。(請見下圖6)
圖6:

按此放大
從以上無論是消費者對「部落格」、「社群網站」或「微網誌」的使用,與全球平均值相較,台灣都有不俗的發展;再加上從他們對這些網路服務所能滿足的需求來看,現在消費者除了愈來愈重視自己的聲音能被他人聽見外,這些服務也增加了他們人際溝通的另一個舞台,這些正夯的網路服務也拉近了他們與這個世界的距離,讓生活更豐富!
而市場上的品牌要如何運用這樣的社群媒體,自然地融入消費者生活?有多少消費者曾到訪任一商品的官方網站?他們與產品/廠商網站的互動?及他們的需求又是什麼?有興趣者請洽
連絡人:
UM 客戶請連絡:
Maggie Tang 湯曼琪
02 2760-6616 分機 710
Maggie.Tang@mediabrandsww.com
Initiative Media客戶請連絡:
Tracy Huang 黃育萍
02 2760-3338 分機 709
Tracy.Huang@tw.initiative.com
或上官網參考調查精彩節錄:
http://newsletter.tw.umww.asia/
http://newsletter.tw.initiative.asia/

2010/11/06 at 00:46:43 發表留言

漫談電子書(三)從iPad談電子書閱讀器

iPad的定位很容易體現出來:就是閱讀。

出版日期:2010/05/23

◎iPad比iPhone更適合閱讀

筆者終於在本周拿到了一台iPad,也終於了解到為什麼很多玩家認為 iPad只是放大了的iPhone。對於已經擁有iPhone的朋友來說,會不知道自己再買一台iPad有什麼用途,因為「iPad除了不能打電話,其他都跟iPhone一樣」,最終iPad被放在家中成為了遊戲機。

然而,這兩者真的一樣嗎?從介面,內容(也包含了iTunes和應用商城App Store )等等來看,確實是從iPhone整套搬上來的。同時擁有兩者的人,或許不容易在其中找出使用上的差異。但是對於沒有使用 iPhone的筆者來說,iPad的定位很容易體現出來:就是閱讀。

根據一份由 ChangeWave Research所做的調查顯示,iPad因為不支援 Flash 而受到大約 11%的玩家抱怨。儘管如此,筆者在網頁瀏覽的體驗上感覺出奇的好。相對清晰的文字以及比較開闊的版面,都是能讓人捨棄以iPhone來進行網頁瀏覽,改用iPad的理由。

筆者相信,在iPhone這類智慧型手機上面的閱讀行為是急促而短暫的。是當你手上只有一支手機,而你人在戶外只有零碎的時間可以使用,遷就於那麼小的螢幕簡單的查詢一下資料而已。在上面進行長時間的瀏覽絕對不會有什麼舒適的閱讀體驗。

而舒適的閱讀體驗,是愛讀書的人最基本的需求。這一點,筆者尚看不到智慧型手機將能如何的達到這個要求。同一份調查還指出,「在所有電子書閱讀器中,Amazon Kindle依然市佔最高(62%)….iPad ….在開始販售幾週內就已經拿下了16%的電子書閱讀器市場」

◎iPad體積重量尚有缺點

這並不是對於iPad的吹捧,而是要點出一個關鍵:類似iPad這樣的隨身裝置(大部分電腦製造商稱之為平板電腦,但其實iPad並不該被歸類在電腦這個類別),其中一個最基本的應用,是閱讀。網頁瀏覽也是,電子書的閱讀也是。只有這一點,手機是很難絕對滿足的。

電信公司在進入電子書市場時,對終端通常會產生一個疑惑。有的電信公司認為電子書將會是以手機為核心的市場,因此不必費心去打造專屬的閱讀器,只要把網上書城做好並支援大部份智慧型手機即可。有的電信公司則認為,還是需要以專屬的閱讀器來進入這個市場。

未來,一定會有人從智慧型手機上看電子書,也一定會有人從專屬的電子書閱讀器上看電子書,因為數位內容畢竟是通透的,可以在網路上自由流通。然而,筆者認為就閱讀的舒適感來說,專屬的電子書閱讀器是一定要更占上風的。

作為一個強調電子書閱讀經驗的終端來說,iPad並不是沒有缺點。使用過iPad的人一定有個經驗,一手托著iPad,一手在觸摸屏上使勁的操作,一下子手就覺得痠了。iPad的重量必須要再更輕一些,他的螢幕應該還可以再小一些(亞馬遜Kindle的大小很剛好)。

這種要求來自於跟傳統紙本書籍的閱讀體驗相比較。書本的重量與大小讓我們很容易的可以用一隻手拿著,不論是要坐著看躺著看。隨身攜帶出門時,輕便也是一個要求。以目前的體積跟重量來看,感覺就跟拿著石板出門一樣。

◎iPad不僅是電子書閱讀器

亞馬遜的Kindle以及目前大部分電子書閱讀器,採用的是E-Ink (電子墨水)技術,畫面以黑白為主。而iPad使用的是一般液晶螢幕,能有彩色。原本筆者以為以E-Ink 技術為主的閱讀器可能要更舒服更適合長時間閱讀,但使用過iPad與Kindle之後,感覺兩者並無差異。

因此,如果彩色電子書閱讀器的售價能夠日益降低,黑白的電子書閱讀器將近一步遭到淘汰。而由於彩色螢幕的關係,閱讀器本身能做的事情會更多。例如,現在很多人就把iPad當成了遊戲機在使用。從應用商城下載一些遊戲,作為閒暇時打發時間之用。

類似iPad的終端將不會僅是電子書閱讀器,而是個人休閒中心。舉例:可能有人在iPad上有 30%的時間玩遊戲, 30%時間讀電子書, 20% 時間上網, 20%時間看電視/影片。多重但又各自特殊的應用才是此類裝置的重心。這也是為何iPad上內建的是應用商城,而不是書城。

而對於那些真正僅只是想讀書的人來說,iPad可能日漸不是他們想要的。由於電子紙的技術日益成熟,僅攜帶一張薄薄的電子紙出門在路上可以看書的日子已經不太遠。對於不需上網玩遊戲看影片的人來說,這就非常夠用而且確實是舒適的閱讀體驗。

電子書閱讀器,智慧型手機,類似iPad的個人娛樂中心,甚至是電子紙,電子書的閱讀終端將會非常多樣而同時並存,消費者依據自己需求購買不同終端。而擁有內容的人將有福了,不論哪一種終端都需要一個書城或者應用商城。或許這會是某種意義的「內容為王」吧。(文:【嘉豐資本】投資合夥人黃紹麟

2010/05/25 at 10:59:32 發表留言

下一波資訊發展浪潮:物聯網時代即將降臨

資策會Find 2010/04/20
[文/資策會FIND研究員:高佑嘉] 

富比士雜誌(Forbes)請來知名的設計師、未來學家一同預測十年後的生活樣貌,他們認為科技、電腦仍將是日常生活的主要部份,但是將「消失在人類的集體意識中」,讓人們忘了它的存在,人們的注意力轉移到科技的人性面,科技本身在虛擬及真實世界中取得完美平衡。

一、物聯網概述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一詞,最早由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於2005年所發布的報告「The Internet of Things」中提出,係指在網路化的時代下,除了人跟人之間可以透過網路相互聯繫、人也可透過網路取得物件的資訊外,物件與物件之間可以互通的網路環境。換而言之,物聯網時代代表著未來資訊技術在運算與溝通上的演進趨勢,而這樣的演進過程中將會需要各式各樣領域的技術及科技創新來帶動,小從奈米科技、大至城市無線網路的佈建,其影響範圍相當廣泛。從發展趨勢來看,物聯網的發展可分為「時間」(Time)、「地點」(Place)與「物件」(Thing)三個維度,隨著物聯網發展的趨於成熟將創造出所有物件皆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相互溝通的環境。其涵蓋了「人與人」、「物件與物件」及「人與物件」三大範疇,如下圖1所示:

此外,綜整ITU、歐洲物聯網研究計畫小組(Cluster of European Research Projects on Internet of Things, CERP-IoT)…等研究機構針對物聯網的定義與概念,整理物聯網的架構如下圖3所示,其架構主要可分為三層,最下層為「感知層」,由各種資訊擷取、識別的感知元件所組成;中間為「網路層」,即各類無線傳輸技術;最上層為「應用層」,即物聯網的各種應用領域,例如:環境監測、城市管理等。而介於網路層與應用層間存在一個子層為「應用支援層」,主要負責提供各種類型的平台,來串聯各種傳輸網路和應用服務。

而歐洲智慧系統整合技術平台-射頻識別工作小組(European Technology Platform on Smart Systems Integration(EPoSS)-RFID Working Group)於2008年「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研究報告中依照時間點的劃分,提出未來物聯網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技術發展願景、標準、設備/裝置、能源功耗與應用範疇的發展規劃如下表1所示:

二、物聯網發展關鍵技術

為了創造人、事、時、地、物都能相互聯繫與溝通的物聯網環境,當中有四項關鍵技術的成熟與否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也左右了物聯網未來的發展情勢:

(一)射頻識別技術(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RFID通常是由感應器(Reader)和標籤(Tag)所組成的系統,運作原理是利用感應器發出無線電波,觸動其範圍內的RFID標籤,藉由電流促動標籤上的晶片的運作來回應感應器。目前日常生活環境中已普遍存在RFID的相關應用,例如捷運悠遊卡、國道ETC、金融卡VISA WAVE、寵物晶片…等。在物聯網的時代RFID技術也能在不同的領域下應用,像是運用在物流、供應鏈管理上將有助於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倉儲管理效率,亦或運用於農、魚、牧等食產品履歷紀錄等,也由於RFID技術的相對成熟,在物聯網的發展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二)無線感知網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無線感知網路是一種可以測得週遭環境變化狀況的無線技術。此技術透過感知器(Sensor)和無線網路的結合,可以提供週遭環境各種不同變化的數據,讓遠端的人員透過這些數據判斷環境發生的狀況。在應用範圍上像是水資源管理,透過偵測、蒐集水質資料,或裝置在橋樑上進行橋樑傾斜監控,也可在家中或企業內進行居家安全監控及企業員工的控管等,其應用近來在台灣開始逐漸增多,包括台電將其應用在電壓的監測;故宮將其應用在展櫃內溫濕度、光線的控制等;也有建商將之首度應用在社區內人身安全的通報上。未來在物聯網的時代透過不同類型感知器的搭配,將可拓展出各種不同類型的應用,唯其後端資料傳輸的無線技術是未來發展上成本及效率的關鍵。

(三)嵌入式技術(Embedded Intelligence)

嵌入式是一種將軟體結合硬體裝置的應用,舉凡行動電話、遊樂器、數位家電…等各種類型的設備皆可透過嵌入式技術使其具備接收網路訊息與處理資訊的能力,或是附加強大的軟體運算技術使其成為智慧化的裝置。在物聯網的發展趨勢下,所有的物件都必須要具備接受、傳遞與處理資訊的能力,因此嵌入式技術的發展更顯相得益彰。

(四)奈米與微機電技術(Nanotechnology and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為了讓所有物件都具備連網及資料處理的能力,運算晶片的微型化和精準度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在微型化上,利用奈米技術開發出更細微的機器元件,或是透過奈米技術上物質特性的變化來創造出新的結構/材料,來因應各種惡劣的應用環境;在精準度部分,近年微機電技術在精準化已有突破性的發展,在接收自然界的聲、光、震動、溫度等類比訊號後轉換為數位訊號,再交由控制器處理、致動器(actuator)反應做出動作的一連串過程的處理精準度提升許多。且由於奈米及微機電技術應用的範圍遍及資訊、醫療、生物、化學、環境、能源、機械…等各項領域,且當物質做成奈米尺寸後,就可發揮出電氣、磁氣、光學、強度、耐熱性等全新物質特性,也成為物聯網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

三、物聯網潛在商機無限

物聯網的應用範圍與牽涉到的軟體、硬體與之間的整合技術層面相當廣泛,遍及智慧交通、環境保護、城市安全…等多個領域,也將衍生出大規模的高科技市場。根據美國研究機構Forrester的預測,物聯網所帶動的產值將要比互聯網(Internet)大30倍,將形成下一個兆元級別的通信業務;此外,據物聯網應用高峰論壇分析,物聯網產業在未來短期的3到5年市場規模將可達到3,000億元。面對這個即將來臨的市場機會,包含美國、歐盟、日本、韓國及中國政府紛紛提出相關的發展策略規劃與投入大量資源。整體而言,2010年將是物聯網快速發展的一年,儘管整個物聯網產業仍然處於環境的孕育和準備階段,離大規模應用尚的普及有一段距離,但未來不論在技術、晶片、產品和解決方案上都有相當多的應用與發展機會,值得業者持續關注、做好準備。

【資策會FIND網站】

2010/04/21 at 10:30:20 發表留言

Older Posts


月曆

五月 2024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Posts by Month

Posts by Category